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61
这种感觉绝不仅仅来自于队列训练,同样还来自于理论课程讲授。同样来自上文中针对长沙高中的调查显示,认定现在国防教育“形式单调、方法单一”的学生占41%;而认为“内容空洞,只会喊大话”的学生占到37%。我们不能为此去责怪学生没有思想觉悟,即使是职业军人,他们参军的动机也不会是为了去站队列和进行没完没了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破解这种困境真的不需要什么睿智的思考,或是创新性的思维;只要能不打折扣的将有关政策上的相关规定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形势就将会完全不同。而轻武器射击技能和综合拉练就是两个非常典型的、能够极大调动学生热情的训练内容。
新中国在历史上是广泛允许民众持有5.6毫米运动步枪和各式气枪的,实际上由于早年民兵运动的广泛展开,普通民众即使是军用枪支也经常可以接触到。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收禁枪支,相关政策也越来越严厉直到如今。
可以说正常情况下,一个现代中国公民如果不参军入伍,或者是成为警察等特殊职业中的一员;学生军训就很有可能是他这辈子接触枪支,并完成实弹射击的唯一一次机会。
毫不夸张的说,能够打枪——这就是很多学生,尤其是男学生对于军训最大的期待。当这样一些人捱过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枯燥队列训练,到最后却被告知训练内容中没有射击时,心情的失落和对军训的反感痛恨是可想而知的。
而相反,那些获得实弹射击机会的学生往往会觉得自己此前的苦没有白吃,所有的付出最后都转化成了足以令自己满意的回报,他对于军训的评价必然会大幅度偏向于正面。
而综合拉练、赶赴野外行军、野营,也对学生们有着莫大的吸引力。首先是现在城市孩子越来越多,很大部分学生对于野外环境是非常陌生、新奇的;其次是在升学之前,这些学生都经历了长时间的高强度学习和考试,军训时尚处于玩性难以压抑的时刻,对于他们来说行军、野营中的各种基本程序、方法本身就是非常好玩的事情。
事实上只要组织得当,综合拉练不仅是对枯燥的队列训练的最佳调剂内容;而且在行军、野营过程中大量涉及到的必须多人互相帮助、彼此配合的内容,也是借以形成学生集体意识、纪律意识培养的绝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