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风云人物 >

热门推荐

辜鸿铭为何被北大辞退:课堂上骂学生遭报复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82

中原大战时,阎(锡山)系势力意欲控制北平学界,给罗家伦强加“党化教育”的罪名,迅速酿成“驱罗风潮”,某些罔顾真相的清华学生推波助澜,多数教授默不援手,这种乐观其败的态度令罗家伦十分寒心。五四健将成也学潮,败也学潮,“且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真令人唏嘘。

  在五四时期,罗家伦还干了一件鲜为人知的大事,这件事与辜鸿铭被北大辞退有直接关联,他扮演的竟是“关键先生”。辜鸿铭翻了翻白眼,鼻孔里一声冷哼,当即满足了罗家伦的求知欲:“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吗?WPT,就是王、八、蛋!”此言一出,众人绝倒。罗家伦少年得志,何曾遭逢过这样的奇耻大辱?他与辜鸿铭水火难容,不共戴天,此仇迟早要报。

  三松堂主冯友兰是罗家伦进清华掌校的四人班子成员之一,他赞赏罗家伦在清华所做的四项学术改革:第一,提高教师的地位(将“职教员”修正为“教职员”,教员的待遇和地位得以大幅度提高);第二,提高中国课程的地位;第三,压低洋人的地位;第四,放开女禁。冯友兰与蒋廷黻有一个共识:罗家伦来清华掌校以及去职都是由于政治因素居间作用。蒋介石在政治上能够掌控北京时,罗家伦在清华就能有所作为,一旦蒋介石的政治影响力暂时淡出北京,罗家伦就进退失据,难以立足,这纯属时势使然。

  罗家伦执掌国立清华大学校政不足两年,执掌国立中央大学校政则长达九年,如果说他在清华大学只是小试牛刀,那么他在中央大学就是大显身手了。

  自1928年建校以来,国立中央大学几经学潮和“易长风潮”的冲击,再加上办学经费捉襟见肘,困扰难除,校政长期处于半瘫痪状态,教学和研究始终未上正轨。1932年8月,罗家伦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任中央大学校长。原本他不想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无奈前任中央大学校长、时任教育部长朱家骅秉承蒋介石的旨意,一再登门力劝,“以国家及民族学术文化前途的大义相责”,罗家伦有天然的爱国心,“不忍在国难期间,漠视艰危而不顾”,于是他抱定“个人牺牲非所当惜”的勇气,挑起了这副千斤重担。但他要求政府保障办学经费,给予他“专责与深切的信任”。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