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风云人物 >

热门推荐

辜鸿铭为何被北大辞退:课堂上骂学生遭报复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82

  8月8日补写的内容如下:

  这封信是五月三日上午写好的,次日就有五四运动发生,所以不曾送上。到今日学校基础已定,乃检书呈阅。还有两件事要附带说明:

  (一)本年学校将不便更动教授,但英文门三年级的英诗功课,只有二点钟,可否将辜先生这两点钟减去,让他便宜点儿。这两点钟我和我的同班,渴望主任先生担任。

  (二)听说杜威先生下半年在本校教“哲学”同“教育原理”两课。这两课都是对于英文门狠(很)有关系的东西,可否请先生将他改成英文门的选科,让我们多得一点世界大哲学家的教训,那我们更感激不尽了。

  这封信是黄兴涛教授近年从北京大学档案馆的旧档案中发掘出来的,案卷号为BD1919031,有原信的复印件为证,可谓确凿无疑。此事的知情人罗家伦、胡适、马寅初、蒋梦麟、陈大齐生前都讳莫如深,从未提及过此事,或许他们也觉得合力将辜鸿铭赶下北大讲台,并不是什么光彩生门户的事情。尤其是胡适,他与辜鸿铭的梁子结在明处,打嘴仗,打笔仗,都耗费元神,是不是他恼羞成怒了,就将自由主义者念念不忘的宽容准则扔到了爪哇国?在五四运动的大背景下,似辜鸿铭这样古色斑斓的人物在北大顿失凭依(蔡元培已南下,蒋梦麟代理校长职务),并不奇怪。罗家伦是驱逐辜鸿铭的始作俑者,这一点,估计辫怪先生至死都蒙在鼓里。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件事,已很难判断罗家伦的行为动机在多大程度上是“公义”使然,在多大程度上是“私愤”使然,总不宜贸然作出诛心之论。他晚年对辜鸿铭的评价实在是太好了,甚至言过其实,可能是心虚的成分起了作用吧。

  蔡元培先生曾调侃某些北大师生是“吃五四饭的人”,委婉地批评他们一劳永逸,安享尊荣,不求进步。“五四健将”的镏金招牌何时才吃香?应是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后的追加奖赏才对,间隔了大约七八年时间,反而更加彰显荣光。试问当初的情形如何?罗家伦的文章泄露出若干信息,厌倦的情绪竟挥之不散。

  1920年,为了配合五四学运周年纪念,罗家伦在《新潮》二卷四号上发表《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的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作出了深刻的反省,对五四时期的“罢课”、“三番五次的请愿”、“一回两回的游街”颇有微词,认为是“无聊的举动”,是“毁坏学者”。他非常懊悔自己参加了学生运动,原文如右:“好不容易,辛辛苦苦读了几年书,而去年一年以来,忽而暴徒化,忽而策士化,忽而监视,忽而被谤,忽而亡命……全数心血,费于不经济之地。偶一回头,为之心酸。”他决定要“一本诚心去做学问”,“埋头用功”,不问政治,“专门学者的培养,实当今刻不容缓之图”。此文发表后不久,他真就拿定主意“专门研究学问”,去美国留学两年,去欧洲游学四年。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