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82
再磨再炼再调和,
好依着你我的安排,
把世界从新造过!
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后,国共两党抚今思昔,都将五四运动视为“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甚至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如此一来,能与五四运动沾边可谓三生有幸,身为“五四健将”更是荣耀非凡。罗家伦起草过白话文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他的身价顿时飙涨百倍,在国民革命军中是少将军衔,三十一岁就出任清华校长。真可谓雄姿英发,春风得意。
二、天生的大学校长
1928年,罗家伦得到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和外交部部长王正廷的提名推荐,带着蒋介石的亲笔手令,于9月中旬“空降”清华,出任校长。到任之前,他答复清华学生会代表傅任敢,态度诚恳之至:“来办清华,本系牺牲个人之政治地位,自当以全副精神办理清华。”罗家伦的就职演说题目为“学术独立与新清华”,他将教育方针归纳为“四化”:学术化,民主化,纪律化,军事化。他对清华的设计是:“我们的发展,应先以文理为中心,再把文理的成就,滋长其他的部门。”在就职演说中,他还说:“我想不出理由,清华的师资设备,不能嘉惠于女生。我更不愿意看见清华的大门,劈面对女生关了!”早在1919年5月11日,罗家伦就在《晨报》上发表了《大学应当为女子开放》一文,他认为,中国文明不承认女子有人格,只能算是“半身不遂的文明”,而只给女子饭吃和屋住,不给她们受教育的权利,也不是人道主义,而是“猪道主义”。罗家伦有三点主张,“第一,为增高女子知识起见,大学不能不为女子开放”,“第二,为增高女子地位起见,大学不能不为女子开放”,“第三,为增高自由结婚的程度起见,大学不能不为女子开放”,他将女子上大学视为“人道主义的第一声”。九年后,正是由罗家伦拍板,清华大学实现了男女同校,女生入住古色古香的古月堂,垂花门下,风景这边独好。
履新之初,罗家伦先去工字厅拜访陈寅恪,送上他编辑的《科学与玄学》一书,是张君劢与丁文江的笔战实录。陈寅恪翻弄时,灵感拍马赶到,他说:“志希,我送你一联何如?”罗家伦求之不得,起身要去琉璃厂购买上好的宣纸,陈寅恪却只肯口授,这副嵌名联戏谑意味十足,上联是“不通家法科学玄学”,下联是“语无伦次中文西文”,横批是“儒将风流”,大家都觉得联语有趣,只是对横批茫然不解。陈寅恪解释道:“志希在北伐军中官拜少将,不是儒将吗?你讨了个漂亮的太太,正是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