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历史解密 >

热门推荐

南宋哪位名将曾经杀的金兀术割须弃袍?不是岳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70

  富平之战,是宋金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宋朝损失最大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的失败,揭开了吴玠独自领兵抗金生涯的序幕,也终于给了吴玠不再受节制而得以一展身手的机会。

  富平战役之后,吴玠受命为陕西都统制,他集拢散兵屯粮退保大散关(今宝鸡西南)以东的和尚原,积粟列栅,训练士卒,以死扼守入蜀通道。吴玠还和他的士兵们歃血为盟,从此吴玠部队军心稳定,战斗力渐强。

  此时宋金的局势十分微妙,在江淮战场上,韩世忠、岳飞及各地的义军沉重地打击了入侵的金兵,但宋高宗赵构只要皇位能坐稳就宁愿偏居江南而不想收复失地。金虽然想灭宋,却忌惮中原的韩世忠、岳飞。眼看光靠军事灭不了宋,金便变换政治手段,扶植傀儡,册立刘豫为“大齐皇帝”,企图“以汉制汉”,削弱宋国的国力;又把秦桧“遣回”宋国,安排他“倡议和”。战略上,金开始把川陕作为战略重点,妄想以此迂回灭宋。而宋也发现到蜀中的重要,认识到“守川陕”就是“保江南”,于是双方兵力集结,酝酿着一场大战。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精心策划,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五月,金军东路从凤翔西上,西路自阶州(今甘肃武都)、成州(今成县)东出大散关,合攻和尚原。有人劝吴玠退入汉中,以避其锋。吴玠愤然予以驳斥,慨然说:“我在此,敌不敢越我而进,保此地就是保蜀。”吴玠对和尚原的战略地位十分了解,和尚原位于大散关以东,四面陡峭,顶上平宽,进可攻,退可守,金兵想要攻蜀就得先攻和尚原。不久,西路金军先到和尚原北山,分两路从正面和侧后面进攻,吴玠率士卒坚守阵地,以逸待劳,他激励将士轮番作战、休息,寄托地形以弓弩杀伤金兵。四战四捷,士气大振。金兵都是骑兵,吴玠就命令将士专挑山高沟深的地方伏击。和尚原都是山谷,路狭多石,战马发挥不了作用,金军被迫舍马步战,而山地战金军远远不是宋军的对手。连战三天,金军战败后退往西南的黄牛堡,又遇大风雨雹,无奈只得退回凤州。东路金军攻打箭笞关(今陕西千阳南),也被吴玠事先派出的部队顽强击退。同时吴玠又派出一小部绕小路迂回到金兵后面,奇袭金兵,金军大败。

  金军第一次攻打和尚原以失败告终,吴玠以功升陕西诸路都统制。

  金军统帅金兀术闻败,十分震怒,当年十月,他亲率金兵10万,“造浮梁跨渭水,自宝鸡连三十里(结连珠营),垒石为城”,与吴玠相拒。为了引诱金兀术到和尚原,宋军主动放弃神岔关。十日中午时分,到达和尚原的金兵马上发起进攻。此时的宋军早就做足了准备,个个胸有成竹,他们依托有利地形予以阻击,使用床子弩轮番射杀,顿时箭射如雨。金军的两次冲锋都被打退。黄昏时分,金兵开始撤退,吴玠又趁他们慌乱的时候派兵绕到后面进行掩杀。晚上,吴玠又命令优秀射手拿着强弓,看到金营哪里有火光就射向哪里,吓得金兵不敢点火,饭都吃不成。二更时分,吴玠干脆袭击金兵大营,又累又饿的金兵被杀得鬼哭狼嚎。四更时分,劫寨获胜归来的宋军意犹未尽,杀气正旺,在与来接应他们的宋军会合后又向大散关的金兵发动进攻,金军又被杀得大败。此时的金兀术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而金兵早已人疲马乏。次日凌晨,金兵后撤。吴玠早已做了准备,听到金兵后撤的消息,马上下令全线反攻。从和尚原到神岔关,金兵死伤累累,尸横遍地。连金兀术也身中两箭,为了逃命,他竟然剃掉胡须换了衣服才逃走,为的是防止被宋军认出。至此,和尚原大战以金兵的惨败告终。史称,金兀术“自入中原,其败衄未尝如此也”。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