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历史解密 >

热门推荐

南宋哪位名将曾经杀的金兀术割须弃袍?不是岳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70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坚持到第三天,金兵筋疲力尽,吴玠乘机准备反击,反击奏效后,他又乘势扩大战果,派张彦等将劫横山寨,杀敌千余人,又命王俊于河池设伏兵,再败金军。金军被迫退回凤翔府。

  当晚,吴玠在四面山上燃起熊熊烈火,将整个山岭、沟谷照得灯火通明,并令士兵将战鼓敲得惊天动地;同时派王喜、王武诸将率精兵锐卒,持长刀、大斧,分紫、白二色旗帜,猝然杀入金兵大营。一时间,金军阵脚大乱,溃不成军,金将韩常被乱箭射伤左眼,侥幸逃脱。金兀术看招架不住,领残兵连夜逃走。此前,吴玠已遣统制张彦在横山截击金兵,又令统制王俊领一支人马埋伏于河池,扼住金兵退路。金兵败退的时候又遇张彦、王俊截击,惨败,死伤无数。金兀术率残部退回凤翔分兵屯田,作长久打算,数年间不敢轻易攻打入蜀门户仙人关。至此,金军南下的企图彻底破灭。

  吴氏兄弟因屡败金军,声威大震,名扬陇蜀,朝廷下诏拜吴玠为检校少师,任命他为川陕宣抚使,领二镇(奉宁、保静)节度使。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十二月,南宋进行军制改革,设行营护军以统主力部队,吴玠所部由地方军“四川宣抚司军”首次被编为朝廷直属的主力部队,编为行营右护军,右护军成为南宋的西北长城。此后,川陕边境宋金双方大体都以守为主,相对平静。

  吴玠与敌对垒数年,为减轻民众负担,几次淘汰冗员,紧缩开支,实行屯田,开发水利,发展当地的农业生产。因此,他深得陇蜀人民的敬佩拥戴。

  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宋高宗以吴玠功高,授开府仪同三司,晋升为四川宣抚使。不久吴玠病重,卒于仙人关,年仅47岁。宋高宗赠吴玠少师,钱30万,后谥武安。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追封吴玠为涪王。

  吴玠由一个乡村读书人参军,戎马倥偬中,仍坚持读书学习,尤其偏爱史书,钻研兵法,视野开阔,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管理部队严而有恩,任用将领量能使用,从保卫家园到捍卫国土,在陕西与金军作战十余年,作战无数,身上伤痕累累,建立了卓越功勋。后世史家在评论时认为:吴玠大有古代良将的风范。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