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历史解密 >

热门推荐

慈禧搜刮了海军军费吗?慈禧在中国近代化中的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75

  慈禧:从“女人家”到政治家

  读史最无趣的是什么?就是对某段历史或某位历史人物,只有一种声音、一种评价。一直以来,主流宣传对慈禧的评价,无一例外地说她好奢华,善权谋,顽固守旧,祸国殃民。确实,慈禧统治中国的时间长达近半个世纪,在这四十多年里,要找出一个人的善恶之迹,易如反掌,但要以某件事来概括她的一生,就需要谨慎了。一个人从青年渐渐成长,迈入中年、老年,思想、生活习惯、脾气性格等都会发生诸多变化,风华正茂时所作出的考虑与决定,会与古稀之年大不一样。分析历史人物,不仅要有“阶级分析”,还要有性格分析、家庭分析、师承学历分析等等。慈禧一生的每个时期、每个决策,都与她当时的年龄、健康、见识、心情以及谁在她身边等细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非“顽固守旧,祸国殃民”可以盖棺论定的。

  慈禧当政时,正值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四方云扰幅裂,慈禧作为最终的决策者,固然要为中国一步步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悲惨命运负主要责任,但只要客观地对待史料,不难发现,其实在每一次事件初起时,慈禧的判断与决定大体上都是切合实际的,至少不那么糟糕,最后却总经不住耳边大言炎炎,小言詹詹,令她陷入惑乱,改变了初衷。总体说,在对内的问题上,慈禧较能坚持自己的定见,让事情朝好的方面发展,如洋务运动、立宪运动;但在对外问题上,她却经常不能坚持立场,左摇右摆,最后往往倒向了让事情变糟的一面,如甲午战争、庚子之变。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慈禧搜刮了海军军费吗?

  同治年间,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批臣工,被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痛感中国处于亘古未有的变局之中,决心学习西方,变法自强。但当时朝廷上下阻力之大,寸步难行,台官御史对洋务派的弹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动辄几十人联名参劾,几乎从未间断。李鸿章要修铁路、建工厂、买军舰、办轮船招商局、办电报、办银行,所得只有一个回复:反对!

  保守派反对修建铁路,理由无奇不有,有说铁路会割断地脉,破坏风水;有说会使车船失业,引起暴动;甚至说铁路一开,“冠裳化为鳞介,礼义必至消亡”,总之,礼崩乐坏、亡国灭种,都是因为有了铁路。但慈禧不顾反对的声音,让李鸿章在西苑修一条铁路,从紫光阁到镜清斋全长三华里,意思摆明了:说铁路破坏风水?我偏把它修到皇家禁苑里来。西苑铁路建成后,慈禧受不了车头冒的黑烟和噪音,干脆不要车头,让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