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90
刘询明白,霍光既然有本事让自己一步登天,也有能力让自己万劫不复。霍光每次站在身边,刘询就觉得无比恐惧,就像有人拿针扎他的背,成语“芒刺在背”的典故就出于此。为了自保,刘询不得不韬光养晦,不得不对霍光隐忍不发,言听计从。霍光试探性地提出“归政”,他百般谦让,“不受而委任之”;他要求大臣们的奏章先交给霍光过目,然后才御览;每次上朝,他都要收敛笑容,以示礼貌。此外,刘询还通过增封霍光食邑、封赏霍光子孙等方式,换得霍光的好感。六年后,霍光病逝,刘询从沉默中爆发,彻底铲除了霍家势力。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霍氏集团虽然被诛,但刘询依然用“定万世策以安社稷,天下蒸熟咸以康宁”肯定了霍光的功德,并赞誉霍光“功如萧相国”。萧相国,即辅佐刘邦创业兴汉的名相萧何。功是功,过是过,刘询分得很清楚。霍光掌权期间实施的一些有利政策,刘询不但没有禁止,反而一直在沿用。刘询亲政后,鉴于自己特殊的身份,做人做事一直非常低调,在位期间基本延续了“文景之治”时的“无为而治”,对内轻徭薄赋、整顿吏治、减轻刑罚,对外软硬兼施、征服匈奴、收复羌族,这为西汉社会的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刘询自小父母双亡,且长期生活在民间,因此他的很多施政带有明显的简朴仁孝格调和亲民爱民情结。本始四年,他诏令“损膳省宰,乐府减乐人”;地节四年,他诏令“导民以孝,是天下顺”,要求“诸有大父母、父母丧者勿徭事,使得收敛送终,尽其子道”;本始三年,他诏令“民毋出租赋”。到了元康四年,全国粮食大丰收,“谷石五钱”,创下了西汉谷价的最低记录。鉴于自己曾受牵连坐牢,刘询还废除了多项“连坐制”。在位期间,刘询十次大赦天下,既体现了皇恩浩荡,也和他当初坐过牢有关。
除了心系下层百姓外,刘询还是一个知恩图报、情如磐石之人。邴吉因曾多次保护刘询,后来被提拔为丞相。刘询对邴吉非常尊重,邴吉病危时,刘询还亲自去看望他。刘询在民间时,与民女许平君结为患难夫妻。刘询即位后,霍光想让自己的女儿霍成君当皇后,便指使大臣们对刘询施加压力。不过,刘询虽然平日对霍光百依百顺,但在立皇后的问题上却非常果决。大臣们逼急了,刘询便下诏“求微时故剑”,意思是说刘询想找回未当皇帝时在民间使用的那把宝剑。刘询富贵后,始终惦念着以前的结发妻子,最终先立许平君为皇后。
刘询执政时期,任用贤能,关心民生,“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使西汉的政治经济从汉武帝后期的低迷恢复到了“文景”时期,史称中兴。黄龙元年(前49)冬,汉宣帝刘询病逝,享年四十三岁,葬杜陵,庙号中宗。对于这位坐过牢、吃过苦、当过傀儡,却又低调务实、颇有作为的中兴之君,史学家班固用“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单于慕义,稽首称籓,功光祖宗,业垂后嗣”的美文,对刘询予以高度赞扬。在“汉称七制”中,刘询也挺起腰板,与高帝、文帝、武帝、光武帝、明帝、章帝并驾齐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愿与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