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90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汉武帝创造的这种“立子杀母”制,被后来的一些朝代仿效,竟一直延续了下去,成为封建时代的一大奇闻。在封建时代正统史学家的眼中,曾经主政的吕雉、武则天,虽也有泼向她们的污水,但因为她们在政治上的出类拔萃,也是可以与男性皇帝一样被写入“本纪”的。而汉武帝“立子杀母”,被盛赞的却是汉武帝,因为他是为了社稷。同样是对女性,评价为何有如此大的不同?说明他们看重的是政治,是治国之术,而对人的生命价值丝毫不看重。吕雉、武则天主政后有所作为,所以可以赞扬;而钩弋夫人,不过是汉武帝晚年的一个嫔妃,只是一个生儿育女的工具而已,她为汉武帝生下了储君,她的任务也就完成了,生命便可有可无。这样的道理,当然是混账道理,但却也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钩弋夫人被处死后,葬在云陵。汉武帝心中还是很哀伤,便造了一座通云台,希望钩弋夫人能升天成仙,这多少还是说明他心中存有内疚。后来汉武帝病死,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追封其母赵钩弋为皇太后。
“立子杀母”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残酷的制度,一个又一个年轻母亲的生命就此被葬送了;但不立子杀母,却又真的造成了女主专权乱政,给国家带来了祸害。 “立子杀母”究竟是耶非耶?恐怕凭一个简单的“是”或“非”是很难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