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02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11、东晋名相谢安
谢安(320385),字安石,号东山,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东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谢安出生于世家大族,陈郡谢氏显赫当时,与瑯琊王氏并称"王谢"。谢安自幼聪慧,思维敏捷,性爱读书,不喜为官。年轻时隐居会稽,常与王羲之、支道林、许询、孙绰、李充等名士相往还,寄意诗文,放情山水。直到四十多岁时,才接受征西大将军桓温征召,作了司马,从此步入仕途,官至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封建昌县公。其一生最大功绩是在383年的淝水之战中,以八万人马战胜了苻坚的百万大军,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留下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历史典实。然而,淝水之战的烟火还未完全散尽,谢安却因功名极盛遭到了一些阴险好利之徒的陷害。于是,他上疏辞官,几日后病卒于京师建康。谢安死后,晋廷哀悼三天。追封太傅,谥号"文靖"。又念其平定苻坚有功,改封号为"庐陵郡公"。
12、关中良相王猛
王猛(325375),字景略,北海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人,十六国时期前秦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少时家贫,曾以贩畚为业。长大后隐居华阴山,博学好兵书,怀佐世之志。其时北方正陷入十六国之乱,南方东晋亦是风雨飘摇。前秦大将苻坚欲谋霸业,久闻王猛之名,派人前去恳请王猛出山,双方一见如故。东晋升平元年(357),苻坚自立为大秦天王,以王猛为中书侍郎,职掌军国机密。因治绩卓著,很快升为尚书左丞、咸阳内史、京兆尹,再升为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一时权倾内外。王猛明法严刑,禁暴锄奸,有罪必罚,有才必任,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干;他还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办学重教,协洽周边,关中一时大治。东晋宁康三年(375),王猛积劳成疾,终致病危,苻坚亲临探视,并询问后事,王猛遗言不可攻晋。王猛死后,被隆重安葬,并追谥为武侯。后苻坚不听王猛之言,攻东晋,以至有淝水之败。
房指房玄龄,杜指杜如晦,俱为初唐名相。早先两人皆为秦王李世民幕府属官,常从征伐,参与机要,为秦王得力谋臣。玄武门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