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历史解密 >

热门推荐

如何评价左宗棠? 晚清名将左宗棠简介及名言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73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船厂因各种原因停办时,已先后成船三十四艘,其中为南洋海军建造的三艘二千四百马力巡海快船,是当时中国自己制造的最大军舰。福州船政局以其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生存发展以至停办的经历,成为当时洋务运动的一个缩影,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离开福州就任陕甘总督后,左宗棠一面加紧清剿农民起义,一面把他的洋务思想也带了过来。到西北之初,他就创办了兰州制造局。兰州制造局是官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主要仿造一些铁枪铁炮、后膛枪炮等。最初的目的是为镇压农民起义生产武器,但在后来摧毁阿古柏统治、收复新疆的战争中,这些武器也让一些民族败类和洋人胆寒。可惜随着伊梨的收回,兰州制造局在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停办。这对于中国早期的军事制造业来讲,是个巨大的损失。

  创建兰州制造局的同时,左宗棠还在西北创建兰州织呢局,引进机器治泾,筹备机器采金。他的这些行为使甘肃这个偏远的地区较早地发展起来了一些近代工业。可惜的是,左宗棠的这些工作全都以失败告终,但可以肯定,这不能全怪他。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四、收复新疆

  收复新疆是左宗棠晚年的一大壮举,也是他人生乐章中最为辉煌的一篇。

  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初,中亚浩帘汗国军官阿古柏勾结几个民族败类,侵人新疆南部的喀什噶尔、英吉沙、莎东、和田、阿克苏、库东和喀喇沙尔等城,宣布成立"哲德沙尔国”,自称"巳达吾来特阿孜"(意为洪福之王)。接着,对新疆垂涎已久的英、俄两国也借机加紧步伐,更加明目张胆地寻求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利益。西部边唾出现危机的消传到北京,朝中一片大乱,因当时我国东部海防也正吃紧,便出现了要塞防还是要海防的争比论,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些重巨主张放弃新疆,把西征之晌作为东南海防之用。此时的左宗棠已年近花甲,但他凭借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毅然站了出来,反对放弃新疆。在朝廷关于西北边防问题的讨论中,左宗棠全面阐述了他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的国防是一个整体,海防和塞防互为表里,缺一不可。他驳斥了李鸿章把西饷用于海防的谬话,并强调塞防现在情况紧急,应优于海防,大力增加经费才对。与此同时,左宗棠还从新疆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出发,指出了失去新疆后的严重后果。听了他的慷慨陈词,清廷最终决定收复新疆。而征战新疆的重任,自然也就落在了胆识、魄力和信心俱住的左宗棠身上。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三月,左宗裳被诏命为督办新疆军务的钦差大臣。第二年二月十六日,准备已久的左宗棠拨寨兰州。同年五月,从各地调拨的近一百营,约五六万人的队伍聚齐在兰州在左宗棠的作战计划中,首先要拿下乌鲁木齐,接着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北部,最后乘胜南下,一举收复全新疆。按照这一部署,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六月,左宗裳摩下刘锦棠及金顺部进驻阜康,并从那里出发,先后收复了乌鲁木齐、昌吉、呼图壁及玛纳斯等城,清军初战告捷。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