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历史解密 >

热门推荐

共产国际档案解密国民党一大:并未提出"联俄、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98

  鲍罗廷认为终于“制订了一个对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来说大体上可以接受的基础性文件”,所以是满意的。他还讲了瞿秋白作出的贡献(瞿不只是单纯做翻译,他还参加了许多重要的讨论)。

  关于留下的四个分歧点(是否允许少数民族建立联邦,是否要剥夺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权,民权主义是来源于西方还是孙中山的学说,要不要提中国工人以勤劳著称等),鲍听了大家的建议,修改了自己的看法,在党内统一了认识。还有一件大事,孙中山原先主张要在代表大会上立即宣布建立全国性的政府,与北京政府对立,以便对付帝国主义,好由广东政府收回关税余款。鲍认为条件不成熟,千万不能这么做。他与孙中山单独谈了一个晚上,孙收回了自己的意见。

  1924年1月15日,孙中山主持召开国民党临时中央执委会会议,讨论通过了一大宣言稿。1月19日,召开一大预备会议。1月20日,国民党一大终于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的礼堂隆重开幕。会议中间突遇列宁逝世,孙中山于25日宣布休会三天志哀。大会于1月30日完成各项议程后闭幕。鲍罗廷未参加会议。当孙中山受右派代表影响一度想不讨论鲍罗廷起草的一大宣言而以自己过去起草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代替时,鲍罗廷立即感到问题十分严重。孙中山在正式向大会提出自己意见时,先征求了鲍罗廷的意见。鲍罗廷苦口婆心地说明了一定要在这次大会上讨论通过一大宣言的重大意义。孙中山终于收回了自己的意见,使一大宣言获得通过。在共产国际秘档中留下了鲍罗廷写的《宣言的危急时刻》的札记,这是过去国民党关于一大的史料中从未记载的,因为这是会外活动。

  要赘叙一笔的是这个一大宣言中并未明确提出“联俄”,也未提“联共”而是“容共”(即否定了会上有人提出参加国民党的党员不得参加其他党,实指共产党一事),“扶助农工”的条款在一大宣言中已有了。至于把新三民主义概括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那是后来共产党人综合当时国民党一大宣言及国民党一大前后孙中山的多次讲话而提出来的,称之为“三大政策”。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