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97
叛变之后的龚楚逐渐被人遗忘,特别是到了沧桑鼎革之后,人们更不屑提及此侪了。久而久之,许多人也就根本不知道,在红军的历史上还曾有过一位高级将领龚楚。于是,不久前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有一篇文章就特别吸引眼球。他问:你知道红军叛将龚楚是如何度过落魄余生的么?文章中,金一南提到龚楚曾在历史上留下的几个纪录……
所谓世事无常,白云苍狗,活跃于历史帷幕下的人,往往鱼龙曼延,这就是人们惯常所见的现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位“红色元老”的一生,即如此大幅度地沉浮于史册之中,他就是龚楚。
龚楚于大革命时期加入共产党,此后在红军中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就在红军开始长征时,他还是中央军区的参谋长。然而,龚楚最终离开了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变节投敌,成为当年若干叛徒中职位最高者,于是人们送他一个称号——“红军第一叛将”。 但凡革命处于低潮时,叛徒就会大量出现。有人曾初步统计:赣南三年游击战争,红军中叛变的团级以上军官至少有四五十人,有的部队甚至到了主要军官全部叛变的程度,如湘赣军区独立第四团的团长、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全部叛变;湘鄂赣军区红十六师的师长、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代主任也都先后投降。至于这一时期大军区和军一级的高级将领,叛变的则是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闽赣军区司令员宋清泉、湘赣省委书记兼湘赣军区政委陈洪时、闽浙赣省委书记兼闽浙赣军区司令员曾洪易、闽赣军区政治部主任彭佑、新红十军副军长倪宝树等。 龚楚叛变后,变成了对方的“过河卒子”,在国民党部队中混了若干年后,退役成为国民政府广东省参议员,又于沧桑鼎革之际遁往香港。终于,他等到了大陆的改革开放,等到了历史尘埃的消退。所谓“往事如烟”,1991年,得到“老战友”邓小平的批准,他叶落归根,返回广东老家定居,不久病逝。
龚楚,曾用名龚鹤村,广东乐昌人。参加红军后,因其早年有从军经历,成为资历雄厚的将官。早在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组织军政府,龚楚即加入粤军第2旅,先后担任班长、旅部副官,后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韶州(今韶关)分校学习。1920年以后,先后任粤军排长、连长,1923年任国民革命军攻鄂军(总司令程潜)少校参谋,参加攻打湖南的作战,失败后被派到广州通讯处工作。 龚楚戎马生涯,其间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了革命。1924年6月,在广州加入“社青团”,一年后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龚楚参加革命后,又是主要投身农民运动的成员之一。1925年6月,他受中共广东区委派遣,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身份,到广东省农民协会北江办事处从事农民运动。国共合作后,参与建立国民党广东乐昌县党部的工作,并被选为县党部执委和监察委员。1926年5月,任共青团乐昌特支书记;1927年5月,他率领乐昌农民军与北江工农军汇合,组成工农讨逆军,亲任总指挥,指挥部队赴武汉参加讨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