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历史解密 >

热门推荐

宋庆龄晚年:宋庆龄终老也未曾理解的误会是?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44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孙中山与宋庆龄

  但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无奈,面对张珏泪眼婆娑的请求,宋庆龄只好忍痛割爱,挥泪握别了张秘书。1964年元旦一过,宋庆龄就带着一班工作人员,回到了上海。上海从来都是宋庆龄心中的家,在她一手创建的中国福利会里人才济济,她不愁没有合适的文字秘书。

  为此,在上海的那八个月,年逾古稀的宋庆龄欲物色一名年轻力盛、具有相当中文写作能力、且又是单身的女秘书来顶替张珏岗位的愿望愈发迫切了。

  于是,在1965年的四月初,当宋庆龄前往中国福利基金会直属的国际和平保健医院视察工作时,就把目光停留在了时任保健院副院长兼中国福利基金会人事秘书与办公室主任刘一庸的身上。

  1924年10月1日,刘一庸出生于河南省商丘地区宁陵县一落破地主家庭,自小求学后,她一直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并考入了上海大夏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在大学求学期间,追求革命进步的她就秘密地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并积极参加党的地下工作;1949年10月全国刚解放,求贤若渴的党组织就把她调到中国福利基金会担任教育工作,他先后担任福利站文化“小先生”、人事干事、人事秘书与办公室主任等职。刘一庸到任后,她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成绩,获得了组织上下的一致好评与肯定。上级考虑到她当年尚未毕业就毫不犹豫地服从组织调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为此,组织协调,大夏大学向她补发了毕业证书。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