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44
1967年5月1日刚过,终于,张珏从杭州打来电话,决定近日动身赴京。在获悉张珏将在近日重返北京的消息后,刘一庸怀着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正式向宋庆龄提出了辞行返沪的要求。
对此早有心理准备的宋庆龄,平静地望着刘一庸,久久地一语不发。她虽没做过母亲,但她完全理解一个做母亲的心情,刘秘书都到自己身边两年整了,还一次都没回过上海,也没与自己的骨肉见过面。尤其在这个非常的时期,她实在开不了口再挽留她了。刘一庸是红着双眼离开宋庆龄的,临出门时,她再一次安慰宋庆龄:如果首长有急需,只管吩咐,自己保证在第一时间中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
时年53岁的张珏秘书,是在1967年5月布谷声声的日子里,第二次回到北京宋庆龄的身边工作的,与刘一庸前后仅差了两三天。当张珏刚步入北京后海46号二楼的会客室时,宋庆龄就喜出望外地迎了上来,紧紧握住了张珏的双手,第一句话便是“一九六四年,如果不是你父亲提出调你,我是不会让你去浙江的”。
1969年,宋庆龄的荨麻症发作的比以往更严重了。于是,报经国务院办公室同意,她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回上海治病。在家治病与休养期间,她按捺不住对刘一庸母女的思念,特地打电话,把她们母女三人邀请到淮海中路的家中,请她们母女三人一起共进晚餐。
在席间,谈起自己这次回上海治病的情况,宋庆龄不无遗憾地谈起医生关于她因荨麻症而绝对不能食用海鲜的叮嘱,甚至还撩起袖管,露出被荨麻症折磨得红斑点点的皮肤给刘一庸母女看。
宋庆龄欣喜地逐个抚摸着时年16岁的晓布与14岁的晓援的头顶,亲切地与刘一庸互道着分别后的情况与思念,还指着悬挂在会客室兼餐厅墙上的她父母亲的照片,不无动情地说道:“看,这是我父亲,这是母亲,这些都是他们年轻时的照片。”从宋庆龄泪光闪闪的双眸中不难可以读到她的潜台词:我可也是父母生养的人,我怎会不理解你刘一庸当时抛家别子、忍慈割爱一个人随我去北京工作时的心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