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45
后来的历史证明,这种想法大大低估了那些欲壑难填的战争狂人们。
其实早在1931年12月,《纽约时报》记者阿班采访关东军总司令本庄繁时,这位野心勃勃的日本军人便毫不掩饰地对阿班说:若不控制平津地区,若不控制北平至绥远铁路,日本将永无宁日。平绥铁路长400多英里,从北平向西北进入察哈尔及绥远,所经处铁矿丰富。本庄繁又告诉阿班,除非日本控制黄河以北的华北全部,平津地区亦难获“安全”。为解释局势,在奉天的办公室里接受采访的本庄繁,不断地在身后墙上挂着的巨幅地图上画圈。在那个地图上,在这些好战分子的眼里,东北与华北,也许不过一步之遥。
“日本想拿下华北的主要原因是资源——日本人当时讲的是‘三白两黑’。‘三白’,就是羊毛、棉花和盐,‘两黑’指煤和铁。日本在侵略华北的同时,就是要获得对它有利的国防资源,所以对华北是必欲取之。”北大历史系副教授臧运祜评价说。
日本很快将这一野心付诸军事行动。1933年2月21日,日军分三路向热河省进犯。当时国民政府中央力促张学良抵抗,并协助调动8个军组编为8个集团军,未料汤玉麟弃守热河,逃到滦平。3月4日,一支仅百余人的日军小部队轻而易举地占领了热河省会城市承德,不久,热河也被归入了“满洲国”的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