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52
《21世纪》:两会后的“公务车新政”会给自主品牌带来怎样的机遇?
刘金良:其实从十八大前后我们都感受到自主品牌有可能迎来新的机遇。实际上,从帝豪诞生以后我们在公务车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像在很多地区出现帝豪EC7的警车、出现EC8的政府采购用车等等,浙江省每年财政支出车辆的采购少说几千辆多则上万辆,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机会。
至于我们能否抓住机会、获取多少的份额还要看自己怎么做,我们的产品怎么能更符合市场需求、符合公务车政府采购的需求。按照“1818”的要求,很快1.8排量的EC8也会走向市场,我们也希望多去占领一些政府采购公用车市场。
《21世纪》:3·15之后,包括奔驰在内的很多高端汽车品牌的质量都受到了挑战,这是否会对自主品牌形成更大的压力?
刘金良:这也是对自主品牌的一种鞭策,我们要更好地做好自己的车内空气质量,怎么在自己车内的材料应用选取上更环保,沃尔沃在车内空气质量方面有比较好的技术和车型,我们也在向他学习。
实际上,就在一两个月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等几个组织搞了中国汽车车内空气质量的评价。帝豪车特别是EC8名列前茅,超过了很多合资品牌。
吉利汽车随着2007年战略转型以来的具体的举措,比如说营销的转型、品牌的转型,原来一个品牌后来多品牌,又换标,渠道转型、品牌在转型、研发也在转型,现在也实现了新的产品的替代,包括供应商体系也在转型,供应商体系也国际化了,我们车的内饰和材料、设计、如何降噪、减振,以及车内空气质量,都是重点考虑的问题。
《21世纪》: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吉利的营销体系做了一些变革,这一系列变革的初衷是什么?
刘金良:2012年5月,我们把原来的全球鹰品牌事业部、英伦品牌事业部、帝豪品牌事业部,全国的三个纵队做了一个改动,就是纵队变横队,全国变成了南、中、北三个区域原来品牌事业部的三个经理,负责三个区域营销事业部。
今年1月1日我们又把三个区域营销事业部变成了五个区域营销事业部,这一系列的变化就是为了适应目前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在二三线、三四线,甚至五六线市场,吉利甚至有40%以上的增长。我们必须对中国市场进行区域化管理,从去年5月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这种由纵队变横队、区域细化、指挥前移,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在广东像惠州、珠海这样的地方,以前一个月就卖几十辆车,但按区域走了以后,比如说华南区是一个事业部,就会特别关注每一个市场,通过调整以后,惠州、珠海这样的地方有了接近150%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