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90
编前的话:在进行这篇稿件的选题策划时,我们明显感觉到了一个困惑,即文章角度的切入。原因是,近期奇瑞打破将近两年的沉寂,本已陆续放出不少公开消息,加之有一些未经证实的猜测性报道的困扰,令人无从下笔。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不久前兄弟媒体对尹同跃几个版面的深度采访内容,让我们重新感受到奇瑞喷薄而出的活力依旧在。接近年底,中国车市状况不断,我们有太多的理由继续关注奇瑞。
对于奇瑞而言,自主品牌和品牌打造各有所重,终极目标是二者的完美结合。
一周前,记者再次来到芜湖奇瑞汽车总部,独家专访到奇瑞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分享了奇瑞转型之下的明确目标——不惜代价打造品牌。
对此进一步加以佐证的一组消息是,截至发稿前获悉:奇瑞与捷豹路虎的合资项目将于近期尘埃落定;奇瑞将很快签约与广汽集团的战略合作协议;12月,装备了FSI发动机的奇瑞第三代QQ推出,明年4月上海车展M16(奇瑞A4)亮相,之后是T11(新瑞虎)等下线,更大的意义在于,这几款车都是在奇瑞新的质量保证体系下推出。
这一切,使奇瑞的转型之路看上去脚步稳健。
继3月份之后,记者此番是今年第二次来到芜湖独访奇瑞,从春到秋,奇瑞波澜不惊的表象下,实际已发生巨变。
转型 品牌发展方向确定
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奇瑞虽然刻意放慢了脚步,但尹同跃依然不停忙碌着。在记者来到芜湖的这天早晨,他也是刚刚才下火车,就直接回到办公室。据了解,他前一天还在河南出席奇瑞的一个发动机项目仪式,之后便马不停蹄奔到北京处理事情,再乘坐当晚的火车返回芜湖。
奇瑞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奇瑞为了顺利转型,做了大量基础工作,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记者此次看到的是奇瑞突变——回归一个奇瑞品牌;确立两条产品线,即代表高技术含量的A产品线和代表大众化车型的E产品线;此外抓住三个核心能力,即技术、体系和国际化——技术打造产品,体系保障品质,国际化指的是奇瑞目前推行的多元国际化,即观致模式、与捷豹路虎合资模式及产品向全球出口等。
这次探营结果,相当一部分疑惑得到解析。由此得出结论,处于第三个成长阶段的奇瑞,找到了清晰的企业发展路径,尹同跃继续思考的是:“方向找到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去实现。”一个不能忽略的现实是,今年前9个月,奇瑞和不少车企一样,并没有如期完成销售目标,但尹同跃告诉记者,这是企业转型必须付出的代价。
无论如何,情况正向好的方向转变。就产品质量而言,奇瑞的保障体系已经开始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而实现了产品质量的突破性提升。尹同跃介绍说,目前即将投放的新产品,从技术指标来看,其碰撞安全、主动安全、侧滑性能、方向随舵性、操作稳定性等都呈良性,即便是刹车系统也是很自如,不像有的产品,刹车时需要“咬牙切齿”的才能站住。他表示,建立良好的体系,为的就是让产品连小毛病也不容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