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10
“北京附近的河北省、天津市的车辆来京,应持区、县级以上机关介绍信。其他省、市、自治区的车辆来京,属地、市、县的,持地、市委或专署、市政府介绍信;属省、市、自治区直属单位的,持省、市、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或政府办公厅介绍信。”
通知要求各地公安部门报告给当地的“党委或革委会”— 那时人民政府还叫革委会。
这个通知在当时并不显得突兀,那是一个买车票、住宾馆都需要介绍信的年代,开车进京当然要拿着介绍信。
那时买车需要指标,汽车基本都是单位的,驾驶员就是一个单位驾驶车辆的人员,人们还不敢想拥有自己的小轿车。出租车也还没出现。北京的机动车一共也不到10万辆。
1982年,周飞出生了。
南都记者找到了一份1982年3月的进京证,张家口运输局的工作人员要经北京到保定出差,在这张“机动车辆进京许可证”上盖着张家口地区行政公署的公章,还填写着编号、有效期、单位、车辆类型、司机姓名、车牌号等信息,事由写着“保定”。1982年3月1日,这辆解放卡车从西三旗检查站进入北京,第二天从杜家坎检查站离开北京—进和出都要出示进京证并盖检查站公章。整个流程类似出入境签证。
而在收藏爱好者宋长江的记忆里,当时从天津去北京的进京证是在北京与天津之间的杨村办的。宋长江开了30年车,收集了很多与汽车有关的证件,特别是进京证。上世纪70年代末,宋长江从部队退伍,被分配到天津一个单位做司机,经常需要往返京津之间。“要去北京的话,首先是单位开介绍信,然后拿着介绍信到车管所一个部门去盖章,再拿着盖章的介绍信去杨村办证,我把介绍信给他,他给我一个进京证,一式两份,他留一份,我拿一份。”
变迁
范围扩大— 车流增加— 手续简化
1990年,北京举办亚运会,9月10日到10月10日,只要外地人员进京,包括在北京转车的,都要凭县级以上政府介绍信,才能购买火车票、汽车票、机票。而外地车辆进京更是要按照1979年的规定,严格审查把关,“做到司机政治可靠,车辆性能完好”。
宋长江收藏了1997年至今十几年间的30多件进京证,从中可以观察进京证的变化轨迹。“从不能进三环到不能进四环到不能进五环,北京越来越大。”宋长江说。
1997年以前的进京证上,没有写哪一年,没有落款,只有“进京通行证”五个红色大字,和有效期限至几月几日止— 不再是80年代那样的“签证”式。宋长江说这很可能是1994年的进京证。那一年,北京三环路全线贯通,全长48.3公里。
1997年的进京证,有效期限栏已印刷了“1997年”字样,月、日则是由印章盖上的蓝色字样。进京二字是绿色,通行证三字是红色,底部出现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的落款。这一年北京机动车达到120万辆,1998年的进京证样式与编排和1997年基本一致。这一年每天进出北京的外地车大约4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