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汽车 > 政策 >

热门推荐

交通拥堵费开征引争议 或难化解中国堵城危机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96

  ◎ 本刊记者 刘虹桥 实习记者 张霞 | 文

  2013年12月11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的一场媒体交流会上,来自英国伦敦的史蒂夫·卡恩斯展示了两张分别拍摄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末的关于伦敦城市交通状况的照片,“也许很难想象,相隔100年,我们的通用交通工具已从原始的马车、有轨电车发展至小汽车。”史蒂夫·卡恩斯是伦敦市交通局交通拥堵收费配套措施的经理,他告诉在场记者,100年前马车为主的交通工具和100年后汽车为主的交通工具“在伦敦中心区通行速度竟是一样的”。[我来说说交通拥堵费开征引争议 或难化解中国堵城危机]

  据史蒂夫·卡恩斯介绍,1999年的伦敦,每天有约18.5万辆车进入城市中心区,是当时全英国最拥堵的地区,行车时速低于9英里(约15公里),全天都处于拥堵状态。2003年2月,伦敦中心区开始实施基于区域的交通拥堵费收费方案。此后,进入伦敦中心区的人群出行量无太大变化,但汽车数量减少近四成,交通拥堵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除伦敦外,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意大利米兰市、美国纽约市、新加坡等同样受到交通拥堵困扰的城市也先后征收交通拥堵费。这些城市的实践经验表明,征收拥堵费在减少交通流量、缓解交通拥堵、为交通建设筹措资金、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助力城市空气质量提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鉴于上述国际城市的成功经验,被称为“中国首堵”的北京市作为交通拥堵的重灾区,也于近年开始研究征收交通拥堵费的问题。2010年12月,北京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提出“研究制定重点拥堵路段或区域交通拥堵收费方案,择机实施。”

  时至今日,距最初提出研究方案已三年,北京市的汽车保有量也已从2010年底的469万辆上升至540万辆,交通拥堵压力有增无减,雾霾污染愈演愈烈,备受关注的交通拥堵费方案却尚无出台时间表。2013年10月,北京市官方发布《2013-2017年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工作方案》,再次提及“研究制定低排放区交通拥堵费征收政策”。

  在北京之外,上海、广州、南京、深圳等市也曾释放出征收交通拥堵费的信号,但收费方案还未提上议程。

  交通拥堵费能否化解中国“堵城”危机?经济手段是否是疏解北京交通拥堵状况、减少机动车排放的灵丹妙药?国际经验又将如何落地中国?

  交通拥堵费,是指在交通拥挤路段对部分区域道路的机动车使用者收取一定费用,本质上是利用经济手段调节交通需求的方式。

  根据城市交通模式、道路设施不同,有按区域收费和按道路收费两种方式,拥堵区域集中且明确的伦敦市和斯德哥尔摩市是按区域收费的典型。在一些城市,如新加坡,则将两者结合,在划定特定收费区的基础上,再在外延拥挤道路上进行收费。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