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92
到汉武帝时,这种现象才发生改变,为了抓权,皇帝开始起用尚书。尚书是什么官职呢?起先尚书的身份很卑贱,当时有“六尚”: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尚书,多是些管吃管穿、铺床叠被的工作,可见地位是很卑下的。“尚书是其中管文案的,汉代将文章刻写在简牍上,用绳子系紧,再用泥封住绳结,在泥上盖印章,叫封泥,这样能保证竹简不被人打开,尚书就是负责给皇帝拆封泥的,即文献中的‘主发书’。国家实行双轨制,外面有一班行政人马,皇帝也有自己的机要系统,尚书就成为皇帝的心腹。东汉光武帝进一步利用尚书的职能加强集权,建立尚书台,目的就是为削夺相权。当高官领尚书事掌握了中枢机要决策大权后,尚书就从机要官变成了行政官。”武黎嵩说道。
汉武帝后,皇帝有意削弱丞相的权力,汉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太尉为大司马,丞相为司徒,司徒、司马、司空三公制成立,三公制的设立就为不使任何一人独揽大权。风水轮流转,大司马(东汉仍称太尉)地位开始攀升,成为三公之首。但是要知道秦汉都是马上得来的天下,皇帝太知道军权的重要了,一直都牢牢抓在手中,所以太尉也只是时置时废,充其量只是皇帝的军事顾问,兵符在皇帝手中,没有兵符,太尉是不能发兵的,所以太尉是名义上的最高军事长官,并无实权。
如果说设置三公的目的是协助皇帝决策,那么九卿的设置就是为了行政。“卿”是每个行政职能部门的头儿,执行皇帝和宰相制定的方针策略,办理各项具体行政事务。“在卿里面,有一类是为国家服务的,像大司农;还有一类是为皇帝家庭服务的,像少府,就是主管皇帝家事的。而卿办公的地方就叫做‘寺’,也就是行政机构。”
那么九卿最初是哪些部门的长官呢?各卿都负责掌管些什么呢?
像太常就是掌管宗庙礼仪的,顺带掌管文教、太医,甚至是治水;光禄勋更是大杂烩,从宫廷警卫到侍从应对、顾问议论都管;卫尉功能相对单一,就是统领卫兵,进行保卫工作的。
太仆寺掌舆马,除了掌管皇室车马外,还掌管全国马政。可别小看这工作,古代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必备乘骑,所以马政可是军国大事,在当时,太仆寺是相当重要的部门,太仆也有左、右两位,所以能去太仆寺上班,也算得上肥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