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汽车 > 人物 >

热门推荐

对话朱福寿 :一开始就真心想把自主做好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69

  程远:通过合资,东风公司不仅救了困,还发展了乘用车短板,合资对东风是有巨大贡献的。

  朱福寿:是的,合资给东风汽车带来的变化非常大。

  程远:大量合资对东风自主品牌发展滞后有无关系?

  朱福寿:简单从东风做乘用车比较滞后的概念来看,很容易产生类似程老师这样的观点。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如果是在更成熟的情况下做乘用车,就能够更加稳健,更加健康,像日产这样的公司,它决定做一款乘用车的时候,从商品企划到具体产品出来,周期就是4年。

  刚才我们回顾了东风走过的历程,2001年,中国加入WTO,是东风汽车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本部在2005年大规模启动了自主乘用车计划,但在2005到2010年这段时间,东风汽车自身在乘用车领域没有任何经验,消化和吸收也需要一个过程。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才决定先把很多合资板块做到比较稳健、初具规模的时候,再回归到自主品牌。

  程远:从时间表看,你们发展自主品牌比上汽、一汽晚了几年。

  朱福寿:简单来看我们可能是一种滞后,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合资战略造成的,而是因为当时我们的精力和财力都不具备。反过来看,先发有先发的优势,后发也有后发的特点,自主品牌是这样,国际品牌也是这样,这是一个规律。现在做得比较好的乘用车,高增长以后又掉下来,调整以后往上走,然后再掉下来,包括刚才讲的,今年排名前十的汽车企业中后三家都是自主品牌企业。

  程远:这能体现后发优势吗?

  朱福寿:仔细分析每一个主流自主品牌企业,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在高速增长的时候,车型占比大,产品投入多,短期就会有效应。但是带来的结果可能对品牌会造成伤害,发展过快就要调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东风晚了三五年,但是我们更愿意从长远的战略层面看能不能做好,不能只看相差的这三五年发展时间。我们能把这种后发优势挖掘出来,尽可能去把它放大。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