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92
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达到10333家,其中外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比接近1/4,而这1/4企业则占到当年汽车零部件销售总额的3/4.
“零部件采购体系一直都是汽车行业最为隐秘的利益链,占到整车成本的7 0 %左右”,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表示,几乎所有的车企都是采用零部件外包方式来降低成本,从而争取更多的利润空间。
最近深圳的甄先生觉得很烦恼,因为他在德国原厂洽购的保时捷卡宴居然没办法运进中国使用,“把关税、检疫全部交齐了也不行,因为保时捷只允许它在中国的授权经销商出售汽油版的卡宴,其他任何个人和贸易公司都不允许进口这样的车。”
“国内卡宴卖这么贵,不保护下怎么卖呢。”一家混合高档车经销商向南都记者表示。“你要是自己去买台柴油版、混合动力版,都是可以通过贸易公司合法进入中国的,但是汽油版,呵呵。”今年7月2日,中国商务部根据《反垄断法》,对丰田混合动力关键零部件企业的申报做出了附加限制性条件的批准。“反垄断”开始席卷汽车业。截至上周,已有逾千家的中外车企被披露正接受中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涉及了从整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到经销商的整条产业链。
整车、零部件价格虚高
今年4月,网上开始流传一则消息,把一辆奔驰拆散了,全部零件的价格加起来相当于原车的12倍。“原来国内奔驰配件的定价如此之贵!”这是很多车主听到这一消息后共同的惊叹。
而这则数据的来源是今年4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北京奔驰C级某车型的零整比(即汽车所有零配件价格之和与其售价之比)为1273%.通常,国际上汽车“零整比”为300%,即整车的零部件分拆单独销售等于整车售价的3倍,而在中国相关机构的调查中却发现18个豪车和大众品牌车型中,10款零整比超过400%,最高的北京奔驰C级零整比高达整车的12倍。
如果说上述的数字只是车主们在茶余饭后的一声感叹,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以及工商总局联合推进的对包括汽车在内的多领域垄断行为的调查,让汽车商惊出了一身冷汗———多家进口豪华车制造商开始了一轮“争取主动”的降价。
7月25日,捷豹路虎中国宣布对旗下路虎揽胜加长版5.0V 8、路虎揽胜运动版5.0V 8以及捷豹F-T YPE敞篷版三款车型降价,从今年8月1日起,这些车型厂商指导价将平均下调20万元。幅度最大的为揽胜加长版5.0V 8SC巅峰版,从359.8万元降至329.8万元,下调幅度达到30万元或8.3%.另外,捷豹路虎还在制定针对经销商及已购车主的补偿政策。
7月26日,一汽-大众奥迪宣布,涉及旗下所有国产车型,从8月1日起主动下调国产车型上万种原装备件价格,平均降幅达20%.奥迪A 6L T FSI舒适型2.0升T FSI发动机降价22%,M ultitronic无级/手动一体式变速箱降价38%,车身总成降价16%,A B S单元降价25%.这使得零整比明显下调,例如奥迪A 6L从411%降至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