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汽车 > 产业 >

热门推荐

汽车产业反垄断 整车厂:受害者还是推手?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92

  而8月7日,湖北省11家奥迪经销商高管集体赴京,与一汽-大众奥迪的代表共同接受发改委约谈,则将本次反垄断调查进一步推向高潮。

  事实上,奥迪在湖北涉嫌违法反垄断起源于奥迪与当地保险公司之间的博弈。武汉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实行“新车共保”的城市(即共保中心为新车主分配投保公司)。武汉的“新车共保”中心成立于2003年6月28日,是武汉地区经营车险业务的四大财险公司———人保湖北分公司、太平洋财产保险武汉分公司、平安财产保险武汉分公司和天安保险武汉分公司,在湖北省保险行业协会牵头下组建的一家经营新车保险服务的机构。而为了对抗保险公司组成的“强势”联盟,2014年初,奥迪在湖北当地的11家经销商签订了售后工时费和配件价格的同盟,对保险理赔限定了最低价格。

  奥迪湖北大区与当地经销商与保险协会的博弈,最终影响到了消费者的权益,一位当地消费者由于维修奥迪车不能得到保险公司的理赔,而将保险公司告上法庭,而保险公司随后又将奥迪经销商告上法庭,随后湖北省物价局介入,揭开了本次反垄断调查的大幕。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经营者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均将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而此次,发改委为一汽-大众奥迪开出的罚单就将以该品牌在湖北境内2013年的销售额为标的,处以1%-10%的罚款。同时,还将对奥迪湖北11家经销商开出约3000万至4000万的罚单。而在此之前,湖北物价局也已就宝马品牌向车主收取PD I费用(售前检测费)向其位于武汉的4家经销店开出了罚单。

  “汽车经销商和保险公司在车险上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经常出现”,北京某豪车4S店相关负责人称。对经销商而言,售后利润已经成为4S店主要的利润来源,而对保险公司来说,降低理赔业务中的维修材料和工时费同样是保证其车险盈利的关键。

  来自保监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车险综合成本率已高达99%,逼近全行业亏损的临界点。这导致保险公司与车企的矛盾再度升级。今年4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联合中国汽车维修协会首次披露了18种常见车型的整车配件零整比,畸高的汽车零配件价格引发众怒,也点燃了此次汽车反垄断的战火。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万里表示,针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反垄断并不应就此结束,反垄断调查是调整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契机。事实上,这只是发改委主导的本轮汽车反垄断调查的第一张罚单。调查显示,除了上述垄断方式,在我国汽车市场内,还存在车企主导的一种垄断模式。这些在市场上占有支配地位的车企,往往会建立起自己控制的配件、物流系统,不少汽车配件企业无法自由营销,因此,打破现有整车销售价格、售后零部件价格体系,将售价高以及维修成本高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是此次反垄断行动的主要目的。发改委反垄断局二处处长徐新宇也表示,这种纵向垄断将是下一阶段反垄断的重点,“上游的车企可以说对配件有一个严厉的控制,这种4S店的营销模式导致配件不能自由流通,它的价格、产销区域也都是被严格控制的,对于这种垄断行为,我们也会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